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学术研讨会综述

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摘要: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6月9-10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吉首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凯里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大理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贵阳学院、西昌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中共铜陵市委党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九十余篇。开幕式上,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刘正寅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分别致辞。何明首先代表云南大学热烈欢迎与会的专家学者,同时介绍了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近年来的研究动向和主要成果。刘正寅的致辞,简要回顾了论坛发展历程,认为本次论坛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赵心愚强调,本次论坛参会论文的选题,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西南民族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现实关怀。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农教授主持。开幕式后十一位学者做了主旨发言。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指出,民族走廊是联系华夏文明“中心”和“边缘”的特殊地带,具有塑造“边界”的特性,对型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意义重大。四川大学石硕教授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南民族地区从过去的边缘地带变成“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学术界应该积极关注这种变化。厦门大学张先清教授主张超越既往的土地主义观念,用海洋文化视角重新理解全球化时代。云南大学何俊研究员的报告,探讨了全球化形成的新价值链条,认为这可能从根本上重塑公平、正义、均等化等基础价值观。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就人类学方法论展开思辨,认为人类学研究具有物感物觉、物物相指、心智意义三元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特征。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评述了姚莹边疆思想的特点,认为其观点受到清代西藏方志的影响,而姚莹边疆思想也对西藏方志发展作出贡献。云南大学方铁教授依托文献讨论了西南边疆古代民族迁徙的原因及走向,指出云南坝子与山地相对的二元结构促使汉族移民和少数民族的共生互补关系趋向明显。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认为颜色和婚姻、家庭、亲属关系等概念一样,是人类学研究把握文化本质的线索。浙江大学庄孔韶教授介绍了自己40多年前在西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情况,并对此展开学术反思。厦门大学张亚辉教授认为,韦伯的种族概念基于自然法特征而强调风俗差异,民族概念强调了人的社会意义,而民族声望则基于社会知识分子担纲的文化。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以越南和泰国为例说明,虽然游客的初衷是体验异域文化,由此促进了文化交流,但在受到资本操纵的“特殊旅游场域”中,旅游者却最终进一步加深了其“文化偏见”。论坛还设立了分会场,分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1.边疆民族社会治理。刘正寅指出,明朝统治承袭了元代蒙古的宗藩结构,但同时借用了之前“华夏”的政治话语,蒙元政治对明清朝贡体系影响深远。段金生讨论了顺治康熙时期对云南土司地区的治理政策。刘振宁、马益英分析了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对彝族社会的记述,反思了大众传媒背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马林英揭示了凉山沙马宣抚司兴衰背后的社会力量。马威回顾了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佤山的民族统战工作。袁东升认为“情谊道德经济”在民族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张熙勤以《百夷传》为例,管窥了明初西南社会。2.西南民族宗教。陈沛照认为,湘西苗族“四月八”活动反映了当地文化变迁的适应性策略。和继全比较了纳西东巴木牌画与西北出土人面木牌的异同,尝试发现其文化相关性。张帆基于“卜娘”的塑造过程,揭示了贵州水族亲属关系的特点。张玉皎分析了洱海区域宗教生态与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黄镇邦透过踩狱仪式揭示了布依族把凶死者转换为先祖加以祭祀的社会认知。旦知肖介绍了巴蜀地区汉藏佛教交流的特点。3.边疆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龚义龙依据文献分析了乾嘉时期武陵山区人口结构的变化。黄秀蓉以《龙树脚杨氏苗族家谱》编纂为例,探讨了跨国苗族认同的形成过程。李斌梳理了凯里顾氏宗族的科举历程,展示了边疆移民的社会融合。温拓探讨了屠各刘氏谱系建构之于族群团结的作用。覃延佳描述了中越边境都龙口岸的地方文化景观变迁。陈雪认为云南烟草生产消费的变化反映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4.海外民族问题。吴金光分析中缅跨界民族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民地武”问题的对策建议。高志英解读了曼德勒华人华侨的宗教实践及其生存智慧。李永祥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孟加拉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实践。郑宇认为云南边境苗族群体存在着动态二重性的社会结构。何林讨论了“胞波”作为中缅关系符号的变迁和重构。吴振南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了古代高棉水利系统的演变和文化特点。5.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方法。彭文斌回顾了费孝通、潘光旦等前辈学者在鸡足山调研时所进行的学术思考。刘海涛揭示了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历史观在人类学思想演进中的特殊地位。赵萱以欧美为例,讨论了政治研究方法在人类学边界研究中的进展。杨小康探讨了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朱凌飞从空间正义的视角讨论了道路与聚落的关系。张原认为,地方文化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登磋分析了川西北松潘赤相廓藏族兄弟共居婚的社会文化意义。其他与会学者也从各自角度就论坛主题发表了意见。闭幕式上,西南民族大学张友教授、《民族研究》编辑部刘海涛副研究员与云南大学何明教授分别发言。张友指出,本次论坛的很多研究关注了当下社会条件下的重要议题,对继续办好论坛提供了宝贵经验。刘海涛对本届论坛主旨发言与分组讨论取得的学术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何明回顾了西南边疆全球化的特点,总结了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闭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春盛教授主持。(作者高志英,女,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吴振南,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讲师。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91)〔责任编辑 刘海涛〕

作者: 高志英 吴振南
作者单位:
期刊: 世界民族
年.(期):页码 2018.(4):0-0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关键词:

欢迎阅读《外国文学评论》!您是该文第2031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