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研讨会综述
  • [摘要]为了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基本方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推动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总结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来的发展经验,2018年7月24日,“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现代化战略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市川召开。会议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和宁夏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宁夏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院承办,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新疆农垦经济》杂志社和《财经理论研究》杂志社协办。会议旨在通过专家学者的交流和沟通,为民族地区和西部各省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提供更多对策和建议。来自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宁夏师范学院、海南大学、青海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延安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宁夏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段庆林研究员主持,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廉教授致欢迎词,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顾问杜金柱教授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曦辉教授分别致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彭生选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研究员作了题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旨报告。他认为:“一带一路”尽管进展很快,但就如同工业化的曲折进程一样并不会一帆风顺。就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似乎不太适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带有较强的随意性,由于目标和手段过于单一、简化,难以反映人性和社会的多面性,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解决与非经济因素相关的问题,人类需要有更具方向自觉性的新动能来推动经济学逻辑的创新。而文化因素正是弥补经济学逻辑断点的最佳方式。现代化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假设,“一带一路”同样不能以经济为唯一目标和手段,要尊重沿线国家的文化习俗,运用文化因素补充经济手段的不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稳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的最新进展与中美贸易摩擦”的主旨报告。他分析了“一带一路”的机遇与发展;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进展,第一阶段是倡议提出与愿景规划阶段,第二阶段是早期行动与北京峰会阶段,第三阶段是基本成型与全面实施阶段,包含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预测了全球经贸形势及其影响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国家风险驱动因素;解读了中美博弈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经济形势。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曦辉教授作了题为“现实版全球化理论悖论与‘一带一路’的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基于陆权理论的陆权国家希望以民族国家为利益单元从事经济活动,而海权国家基于海权理论试图推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于是两类国家间经常爆发冲突。为了缓解矛盾,经过多年博弈,产生了现实版的全球化样板,就是利益单元仍然是主权国家,同时,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这种现实本来就是一种悖论,在主权国家之间,土地、自然资源都是不能自流流动的,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也很差,这就使得现实版全球化存在极限,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中国传统文明讲求互相依赖,强调万物相克相生。延伸到地缘政治想象领域就是,核心的非核心化,边缘的非边缘化,起源的非起源化。不同国家之间是互为核心、互为边缘、互为起源,消除了隔阂,国家间具有平起平坐的关系。按照“一带一路”构建的地缘政治想象,国家间具有平等关系。这样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跨国合作,可以正常开放边界,可以允许生产要素跨越国界自由流动,形成对全球化绩效的一个改进。在主题发言环节,从事区域经济、民族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西藏边境游、新疆丝路核心区、广西发展、新疆绿色发展、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民族经济学四十年回顾、民族地区经济宏观调控、民族地区企业创新及竞争优势、东盟旅游共同体、自由贸易港建设等诸多主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探讨和交流。下午的分组讨论围绕“‘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区域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展开研讨,涉及区域经济、产能合作、农业贸易、边境贸易、产业研究、外贸供给、金融风险、内陆开放、旅游产业、民族文化、城市国际化、人口集聚及就业、民族地区城镇化等选题。本次会议就民族地区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如何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全面现代化建设,如何加快西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及区域现代化,提出了战略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了学术支持。(作者丁春艳,女,中央民族大学资产管理处;黄基鑫,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 丁春艳 黄基鑫
  • 全文[ PDF 0.0 MB ] 2018.4(5):0-0  共有 1778 人次浏览
  • 第九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
  • [摘要]2018年7月7—8日,由贵州民族大学、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关系专业委员会、国家民委重点基地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代表180多人参会。会议开幕式由贵州民族大学人事处处长刘吉昌教授主持,贵州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民族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杨昌儒教授致欢迎辞,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陈玉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资深荣誉教授金炳镐分别致辞。1.第九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研讨会。2016年修订再版的全国民族院校统编教材《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第3版(吴仕民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大量加入了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创新观点,已在教学中使用。金炳镐教授作关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旨发言,重点解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民族领域的重要论述。刘吉昌教授介绍了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董强教授、杨昌儒教授、刘吉昌教授、李昭勇副教授为团队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线上线下混合式共享课程”的建设情况。 与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表示要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开展适用于网络化教学的本科生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2.第十三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第一,关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心,与会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及内涵、面临的挑战、路径、重要性、必要性和积极影响,探讨了诸如“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历史基础等一系列内容。第二,关于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与会者分析论述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挑战和路径,包括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及方法创新,发挥内地高中民族班、新媒体的作用,积极性依靠社区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等内容。第三,关于乡村振兴与民族工作,以及其他主题的发言。学者们分析论述了新疆民生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内蒙古通海县蒙古族文化变迁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大理白族自治县流动人口对民族关系的挑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均衡,社会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基层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此外,还探讨了应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被污名化问题,指出应搭建对话和商谈的平台,以及加强民族宗教领域舆情工作,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和国家的主导作用,做好舆论工作等。(作者董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聂开吉,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地址:贵阳市,邮编550025)〔责任编辑 马俊毅〕
  • 董强 聂开吉
  • 全文[ PDF 0.0 MB ] 2018.4(5):0-0  共有 1661 人次浏览
  • 中国民族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创新与发...
  • [摘要]2018年6月16日至17日,中国民族史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协办,主题为“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来自全国83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18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160余篇。会议开幕式上,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赵利生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学术传统与民族史研究情况。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刘正寅研究员致开幕辞,阐述了本次学术年会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中国民族史学会在推动中国民族史研究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开幕式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文炯教授主持。本次年会设有主旨报告和小组讨论两种研讨形式。主旨报告分为两场。第一场于16日上午举行,由刘正寅研究员主持,共5位学者作了精彩的汇报。兰州大学杨建新教授的报告《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看各民族共创中华》,从汉族与少数民族结构、历史、地域和文化四个方面,论证各民族共创中华民族的理论。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的《清康熙、雍正时期川藏道汛塘与粮台的设置及其特点》,利用早期清代西藏地方志资料,厘清了康熙末至雍正时期汛塘、粮台的多方面性质与职能,阐明两者对清朝治理西藏与康区的重要意义。湖北社会科学院刘玉堂研究员的《荆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通过列举荆楚地区的10个文化特点,介绍了近代传统文化意义上的荆楚文化。兰州大学王希隆教授的《留东清真教育会的性质与影响》,以丰富的历史事实梳理了近代回族知识分子在日本成立组织、发展成员、创办刊物及参与革命的历史。陕西师范大学王欣教授的《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历史发展的特征》通过爬梳史料,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周边的基本形势、诸民族迁徙与融合、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及西域与内地的关系特点。第二场主旨报告于17日下午举行,由赵心愚教授主持,共4位学者做了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彭丰文研究员的《从盛乐到平城:北魏王朝的国家建构与政治转型》,通过拓跋政权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这一历史事件,探讨北魏王朝的政治转型意义,并阐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路径的思考。刘正寅研究员的《记忆重构与认同转移:元明西域文献中的“蒙古之地”》,考察了13世纪至16世纪西域文献中“蒙古之地”所指地理范围的历史变迁,并揭示出这些变化是多种历史因素交织发展的结果。南京大学华涛教授的《费孝通先生的学术反思及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当代建设的意义》,从民族学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具有的重大意义,也为当下民族研究与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启示。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的《构建新时代中国民族史学新的话语体系》,指出了中国民族史学界长期受西方学术话语影响的现状,提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民族史学新的话语体系。主旨报告展现出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新问题、新思考和新方向。小组讨论分为6个会场,围绕着16个主题进行专题讨论:新时代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专题从云南藏区的民族关系、当代民族史研究中的不同史观、多元文化图景与近代中国民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认同基础、费孝通的民族与国家观念及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的内在紧张诸方面,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研究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和少数民族事务,论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内容包括先秦多民族国家体制、秦汉隋唐的外封体制、北朝对中原谥法制度的适应、西夏儒学问题、金代女真人的内徙、元代国号、清朝的藏传佛寺、清中后期的青海蒙藏事务、甘南藏区与“边疆意识”、东北四大族系的历史贡献等问题,以及对藏族史编纂问题和古代陆疆安全与国家认同关系的讨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考察。从清朝“华夷观”的理论与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抗战前后回族的民族国家认同、抗战时期蒙古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1947年以后的中国民族学界与边疆治理以及国大选举事务中的民族身份与政策争议诸方面,讨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国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集中在思想史领域,涉及辽代法制的儒家化、马注对中国传统心性论的改造与借鉴、伊斯兰教的中国化、《格萨尔》史诗及甘肃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研究。民族史研究的新视野、新理论、新方法。此专题围绕着回族史研究的新学科视野、殖民侵略战争与日本民族学的发展、《东乡族简史》文本的比较分析、近年来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研究成果评析、文天祥“应当抗元与殉国”视角下民族史学知识的生产,以及“客位”与“主位”双重视阈下的《回回原来》等问题展开讨论。中国民族史区域研究的交流与互动。讨论涉及拓跋鲜卑的狩猎与畜牧、明初关西七卫东迁、裕固族鄂金尼部落的历史渊源、近代尼泊尔和西藏地方的借债关系、吐蕃佛本之争的原因、705年的吐蕃政变、唐朝巴蜀少数民族的分布、晋唐巴蜀僚人与区域政区、《杜文秀帅府秘录》中的民族思想、清代外藩蒙古“喇嘛旗”锡哷图库伦、肃慎族系文化资源与发展、舟曲上河藏族和山后藏族的流动等诸多论题。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这一专题是从史学纬度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方法和经验。内容包含甘青川边藏区的部落冲突、青海政治一体化、乾隆朝回部参赞大臣演变、晚清新疆的义学、清乾隆朝黑龙江将军、西南地区土司治理、清代苗疆治理、西晋初年南中政区体制变化、明初百夷社会、宋代梅山蛮和民国陈汉光抚黎等问题。民族地区法制史研究。学者从法制史角度论述近现代新疆穆斯林社会的债务、清末甘肃循化厅少数民族诉讼、河西走廊的市场体系、凉山民主改革准备期的治安工作、近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中外诉讼和民国时期改土归流后土司辖地的归属纠纷诸问题。少数民族组织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涉及金代的避讳、清末循化厅少数民族聚居区赔命价、清初盛京早期八旗军事管理体制、清代满洲文官丁忧制度、清末民初云南民族地区的商人群体以及卫拉特集赛组织诸方面。民族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研究。讨论围绕着少数民族佛教、道教信仰的研究,山川、树木、龙神、龙母等民间崇拜和神话传说研究,以及少数民族诗歌、舞蹈、传说故事等展开。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研究。此专题皆立足于族群认同问题,分别考察了明清华北回回人、隋唐中原西域人、滇南孔姓彝族人、清代松潘羌族、青藏地区的藏语穆斯林和元初契丹人这些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和族群对地域、族属、祖先、信仰的认同和记忆。土司制度专题研究。围绕明清土司制度,学者各有侧重地从国家治理手段、考核管理制度、内部权力结构、不同地区土司的差异、土司的身份建构,以及土司政治等方面作了论证。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者论及托茂回回的名称、《钦定西域同文志》中的双语合璧地名、民国游记中的新疆多民族文化、清代甘肃张家川籍回族、宁夏黄渠桥镇“桥神”祭祀、南方土司制度的兴衰、南朝巴蜀僚人的华夏化、元明“两思”地区的民族关系、清代湘西苗疆的集场交易、开封清真寺碑铭、河南马氏家族的文脉分化及海原大地震时的民族关系等问题。民族历史人物专题研究。分别对中古时期李陵后裔、八王之乱时期的刘渊、屠各刘氏的先世、金元之际的巩昌汪氏、《三世王记碑》中的赛典赤、哈萨克公库库岱、清代理藩大臣松筠、藏族政治家格桑泽仁、民国将领马仲英、民族教育家马汝邻,以及《西藏游记》的作者艾伦·温宁顿等群体或个人进行个案研究。民族语言、历史地理研究。该专题从历史语言学和地理地名学视角,对玉帛古国和干戈王国、匈奴五属国与部落分布、“汉龟二体五铢钱”、多语种文献中的《成吉思汗传》、双语文献《委兀儿译语·地名》、唐朝室韦都督府故城、梨树偏脸城、敖母林地名、清中期南疆新建城市称谓、布特哈与扎赉特的边界等问题一一给予详细考证。全球史语境下的中国民族史研究。这一专题是在全球史的视野下考察中外民族关系的发展历史。涉及论题有阿佤山中缅边界问题、噶尔丹与俄国关系、清朝与哈萨克贸易关系、中国茶在伊斯兰世界的传播、国际宗教交往、元明滇缅边境土著、马来西亚的华人穆斯林群体、回族—东干族文化、中日韩的徐福研究等。大会闭幕式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王欣教授主持。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华涛教授对这次大会作了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学术年会取得的成果,认为这次会议具有资深学者贡献大、中年学者表现突出和青年学者进步迅猛的特点,并提出今后民族史研究应特别关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应充分注意历史的复杂性,应注意吸收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等一系列建议。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杨文炯教授致大会闭幕词,他对各地学者的积极参与和会务人员的辛勤工作表达了诚挚的谢意。这次会议规模空前、讨论热烈、交流效果良好,在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与与会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作者陈春晓,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历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温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邮编100081)〔责任编辑 马 骍〕
  • 陈春晓 温拓
  • 全文[ PDF 0.0 MB ] 2018.4(5):0-0  共有 2205 人次浏览
  • 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学术研讨会综述
  • [摘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6月9-10日在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吉首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凯里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大理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贵阳学院、西昌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中共铜陵市委党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九十余篇。开幕式上,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教授、《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刘正寅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分别致辞。何明首先代表云南大学热烈欢迎与会的专家学者,同时介绍了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近年来的研究动向和主要成果。刘正寅的致辞,简要回顾了论坛发展历程,认为本次论坛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赵心愚强调,本次论坛参会论文的选题,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西南民族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现实关怀。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农教授主持。开幕式后十一位学者做了主旨发言。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指出,民族走廊是联系华夏文明“中心”和“边缘”的特殊地带,具有塑造“边界”的特性,对型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意义重大。四川大学石硕教授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南民族地区从过去的边缘地带变成“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学术界应该积极关注这种变化。厦门大学张先清教授主张超越既往的土地主义观念,用海洋文化视角重新理解全球化时代。云南大学何俊研究员的报告,探讨了全球化形成的新价值链条,认为这可能从根本上重塑公平、正义、均等化等基础价值观。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就人类学方法论展开思辨,认为人类学研究具有物感物觉、物物相指、心智意义三元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特征。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评述了姚莹边疆思想的特点,认为其观点受到清代西藏方志的影响,而姚莹边疆思想也对西藏方志发展作出贡献。云南大学方铁教授依托文献讨论了西南边疆古代民族迁徙的原因及走向,指出云南坝子与山地相对的二元结构促使汉族移民和少数民族的共生互补关系趋向明显。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认为颜色和婚姻、家庭、亲属关系等概念一样,是人类学研究把握文化本质的线索。浙江大学庄孔韶教授介绍了自己40多年前在西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情况,并对此展开学术反思。厦门大学张亚辉教授认为,韦伯的种族概念基于自然法特征而强调风俗差异,民族概念强调了人的社会意义,而民族声望则基于社会知识分子担纲的文化。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以越南和泰国为例说明,虽然游客的初衷是体验异域文化,由此促进了文化交流,但在受到资本操纵的“特殊旅游场域”中,旅游者却最终进一步加深了其“文化偏见”。论坛还设立了分会场,分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1.边疆民族社会治理。刘正寅指出,明朝统治承袭了元代蒙古的宗藩结构,但同时借用了之前“华夏”的政治话语,蒙元政治对明清朝贡体系影响深远。段金生讨论了顺治康熙时期对云南土司地区的治理政策。刘振宁、马益英分析了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对彝族社会的记述,反思了大众传媒背后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马林英揭示了凉山沙马宣抚司兴衰背后的社会力量。马威回顾了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在佤山的民族统战工作。袁东升认为“情谊道德经济”在民族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地位。张熙勤以《百夷传》为例,管窥了明初西南社会。2.西南民族宗教。陈沛照认为,湘西苗族“四月八”活动反映了当地文化变迁的适应性策略。和继全比较了纳西东巴木牌画与西北出土人面木牌的异同,尝试发现其文化相关性。张帆基于“卜娘”的塑造过程,揭示了贵州水族亲属关系的特点。张玉皎分析了洱海区域宗教生态与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黄镇邦透过踩狱仪式揭示了布依族把凶死者转换为先祖加以祭祀的社会认知。旦知肖介绍了巴蜀地区汉藏佛教交流的特点。3.边疆人口流动和文化传播。龚义龙依据文献分析了乾嘉时期武陵山区人口结构的变化。黄秀蓉以《龙树脚杨氏苗族家谱》编纂为例,探讨了跨国苗族认同的形成过程。李斌梳理了凯里顾氏宗族的科举历程,展示了边疆移民的社会融合。温拓探讨了屠各刘氏谱系建构之于族群团结的作用。覃延佳描述了中越边境都龙口岸的地方文化景观变迁。陈雪认为云南烟草生产消费的变化反映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4.海外民族问题。吴金光分析中缅跨界民族的特点,提出了关于“民地武”问题的对策建议。高志英解读了曼德勒华人华侨的宗教实践及其生存智慧。李永祥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孟加拉国的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实践。郑宇认为云南边境苗族群体存在着动态二重性的社会结构。何林讨论了“胞波”作为中缅关系符号的变迁和重构。吴振南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探讨了古代高棉水利系统的演变和文化特点。5.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方法。彭文斌回顾了费孝通、潘光旦等前辈学者在鸡足山调研时所进行的学术思考。刘海涛揭示了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历史观在人类学思想演进中的特殊地位。赵萱以欧美为例,讨论了政治研究方法在人类学边界研究中的进展。杨小康探讨了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朱凌飞从空间正义的视角讨论了道路与聚落的关系。张原认为,地方文化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登磋分析了川西北松潘赤相廓藏族兄弟共居婚的社会文化意义。其他与会学者也从各自角度就论坛主题发表了意见。闭幕式上,西南民族大学张友教授、《民族研究》编辑部刘海涛副研究员与云南大学何明教授分别发言。张友指出,本次论坛的很多研究关注了当下社会条件下的重要议题,对继续办好论坛提供了宝贵经验。刘海涛对本届论坛主旨发言与分组讨论取得的学术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何明回顾了西南边疆全球化的特点,总结了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闭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春盛教授主持。(作者高志英,女,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吴振南,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讲师。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91)〔责任编辑 刘海涛〕
  • 高志英 吴振南
  • 全文[ PDF 0.0 MB ] 2018.4(5):0-0  共有 2023 人次浏览
  • 清末新疆的蝗灾与政府应对
  • [摘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以及地方志等清代文献,文章全面梳理和统计了清末新疆蝗虫灾害的概况,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初步分析了清末天山南北各地蝗灾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讨论了光绪、宣统年间受灾损失程度以及政府救济的相关措施,论述了清政府对新疆救灾的力度及其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国家治理的独特方式。关键词:清末 新疆 蝗灾 灾害应对作者阿利亚·艾尼瓦尔,女,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地址:乌鲁木齐市,邮编830017。
  • 阿利亚·艾尼瓦尔
  • 全文[ PDF 1418.0 MB ] 2018.4(5):0-0  共有 1529 人次浏览
  • 鸿胪井刻石铭文新解:唐与渤海、靺羯关系史上的两次出使
  • [摘要]鸿胪井刻石是唐代东北边疆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学界一般认为,刻石铭文所记“鸿胪卿崔忻”和史书所记“郎将崔訢”为一人,“宣劳”与“册封”是同一次出使的行为。文章指出了鸿胪井刻石解读存在的诸多疑点,结合使者出使时间、出使对象、身份和使命等方面的探讨,提出:“鸿胪卿崔忻”和“郎将崔訢”是两次不同性质的出使,并非学界所说的是一次出使的两个阶段;铭文中的“靺羯”并非大祚荣所部,而是“鸿胪卿崔忻”“宣劳”的对象。关键词:鸿胪井刻石铭文 唐朝 渤海国 郎将崔訢 鸿胪卿崔忻作者李大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朱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 李大龙 朱尖
  • 全文[ PDF 1286.0 MB ] 2018.4(5):0-0  共有 1438 人次浏览
  • 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基于青海土族青年移动互联网实践的...
  • [摘要]本文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五十村年轻村民日常生活中“快手”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为例,揭示出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实践对于消解传统城乡二元对立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快手”呈现出都市和乡村线上空间和线下空间交叠的情景,展示出网络时代城乡文化并存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快手”成为城乡边界消解、城乡文化拼接的舞台。关键词:“快手” 都市 乡村 青年 土族作者姬广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地址:广州市,邮编510275。
  • 姬广绪
  • 全文[ PDF 1271.0 MB ] 2018.4(5):0-0  共有 1494 人次浏览
  • 多种实践与多重关系:纳人达巴的“古布”仪式
  • [摘要]面对无书写传统的社会时,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口头”或“口述”等词汇,来形容、定义该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与文化特征。这一思路限制了对传统社会文化现象的深入理解。川滇交界纳人(摩梭人)达巴主持的“古布”仪式表明,视听、语言和行动等多种实践形式在仪式过程中的交织并行,共同推动和实现了纳人对人、精灵、神之间多重关系的再现与想象。综合在一起的仪式实践体现了当地社会生活的复杂情境。关键词:实践 关系 仪式 纳人 达巴作者陈晋,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地址:上海市,邮编200092。
  • 陈晋
  • 全文[ PDF 1826.0 MB ] 2018.4(5):0-0  共有 1453 人次浏览
  • 狩猎采集社会及其当下意义
  • [摘要]文化与自然两分是晚近以来的分类。这样分类在许多传统社会里并不存在。狩猎采集社会得以存续至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文化与自然两分的宇宙观与价值观。这是狩猎采集者理解与处理自身与周遭环境关系的源泉,体现了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存性智慧。正因为如此,与“原始”结缘、“停滞”不前的狩猎采集社会对于理解当下事关发展的命题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关键词:狩猎 采集 文化 自然作者范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地址:南京市,邮编210023。
  • 范可
  • 全文[ PDF 1024.0 MB ] 2018.4(5):0-0  共有 1534 人次浏览
  •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民族话语体系及其发展
  • [摘要]通过对《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文选》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关民族话语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民族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导向,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话语,包括了道路、目标、内容、主体、规则等几个方面。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民族话语体系体现为渐进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这一进程中,民族话语的改革色彩、观念内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强调,“复兴”的话语内涵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关键词:改革开放 民族 话语体系 变迁作者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教授。地址:天津市,邮编300387。
  • 佟德志
  • 全文[ PDF 1501.0 MB ] 2018.4(5):0-0  共有 1506 人次浏览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叙事——基于民族学与历史学视野
  •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出于国家层面竞争失利而经历的挫折感,一些历史学家倾向于从边疆地区面临的分离危机来思考民族问题,不断地从学术层面构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希冀将边疆民族统合到一个共同的民族国家框架之内。但对于一些民族学家和民族志社会学家来说,民族与政治间的紧张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提出用“民族平等,文化多元”作为认同中华民族的基础。由此,两者构建了迥异的民族叙事框架。尽管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在学术观点上有诸多分歧,但他们普遍将构建中华民族视作一项神圣使命,并且形成了基于中国边疆本位的历史观;重新审视边疆社会与边疆民族,从学理上检讨传统的“华夷之辨”,进而将边疆社会与边疆民族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关键词:边疆民族 民族学 历史学 中国本位 民国时期作者冯建勇,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特聘教授。地址:浙江省金华市,邮编321004。
  • 冯建勇
  • 全文[ PDF 1361.0 MB ] 2018.4(5):0-0  共有 1458 人次浏览
  •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呼伦贝尔地区的实践与启示
  • [摘要]历史上, 呼伦贝尔地区以北方世居民族为核心,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态势。清朝政府的移民政策使移民大量增加,促进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多民族的格局,以及近代以来复杂的边疆形势下,民族问题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面实施党的民族政策,目前有42个民族生活在这里。现阶段在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方针上,该地区采取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众居住条件,调整改善地方经济结构,在重视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发挥语言相通的良性效应等重要举措。从其侧重点和努力方向来看,海拉尔区是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措施;鄂伦春自治旗则是在践行“民族进步”过程中,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良好条件。总体上,情感上的日益亲近,检验和反映了当地贯彻落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良好局面。关键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关系 呼伦贝尔地区作者赵月梅,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邮编100081。
  • 赵月梅
  • 全文[ PDF 1078.0 MB ] 2018.4(5):0-0  共有 1444 人次浏览
  • 列宁和斯大林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批判
  • [摘要]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二国际期间出现的民族文化自治主张影响极为深远,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订民族纲领的重大思想障碍。纵观列宁的著作,民族文化自治是列宁在批判民族主义问题上最为着力、用心最多的一种理论,被列宁定性为“最精致、最绝对、最彻底的民族主义”。与列宁的观点一致,斯大林在同一时期对民族文化自治的批判也极为集中,一些问题说得更为透彻,着重从历史发展规律上对民族文化自治做了否定。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目标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而不是各行其是、独自发展。这一目标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也体现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相关制度和政策之中。民族文化自治着眼的是各民族自身的文化诉求,体现的是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和“公民社会”建设。基于民族文化自治固有的性质和局限,以及我国现有民族工作体制的优越性,民族文化自治绝不能成为我们民族政策的选项。关键词:民族主义 民族文化自治 马克思主义 民族政策作者王希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邮编100081。
  • 王希恩
  • 全文[ PDF 1070.0 MB ] 2018.4(5):0-0  共有 1480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