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刊动态

第八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民族互动、社会治理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民族互动、社会治理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18-1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华夏学院、兰州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喀什师范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以及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3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80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提交论文90篇。


论坛开幕式上,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曾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民族研究》主编王延中研究员分别致辞。《民族研究》常务副主编刘世哲编审,《民族研究》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刘正寅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永教授主持。


研讨会由主旨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部分组成。王延中研究员结合深入理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学科建设要求,作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四个面向、四个圈层的主旨发言。四个面向是指:面向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面向全国和所有民族,面向周边国家、跨境和周边国家民族,乃至面向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在四个面向的基础上,民族学人类学要研究小社区共同体、民族及地区共同体、国家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全球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圈层及其相互关系。其他主旨发言的学者有赵心愚、杨福泉、纳日碧力戈、赵旭东、蔡华、何明、杨文炯等教授。研讨会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

  1. 民族互动与国家认同。这既是论坛的主题,也是学者们讨论最多的议题。西南民族大学赵心愚教授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公民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认为,民族关系涉及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交流互动三个层面,各民族守望尊严和互守尊严是建设多民族精神生态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认为中心文化的吸附力是民族问题的核心,应从人群互动的认知人类学的新视角检讨民族问题的虚与实。云南大学何明教授从边疆民族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是实现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吉首大学暨爱民教授认为,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增强国家政治系统的合法性,提升国民政治认同。新疆大学潘志平教授通过对“Nation、State”等词汇的分析,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四个认同”,就是对多元一体的“中华Nation”的高度认同。

  2.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宁夏大学副校长李伟教授的论文揭示了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出发点、依据和路径。云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教授以几个云南案例总结出当代乡村能人牵头的村寨治理、“社区共管”、重视本土文化教育等社会治理的方法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刘海涛副研究员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实践为例,揭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意义。喀什师范学院居来提·热合买提教授分析了当前新疆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明确宪法地位,确立法治观念,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建与反腐倡廉,是防止宗教狂热、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有效办法。

  3. 民族文化交流。四川大学石硕教授从后弘期初期藏文史籍中的四个称谓深入分析了吐蕃对唐太宗的认知与评价,由此揭示了吐蕃的中原观。兰州大学杨文炯教授从田野与历史两个维度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与一室四间”的隐形结构特点。西南民族大学秦和平教授基于清代成都驻防满蒙八旗的历史发展及影响,研究了成都满、蒙古、汉各族民众交流融合、“亲睦居然一家”的成因。云南大学马腾嶽教授以人类学视角对鹤庆白族年龄组织“帮辈”文化进行了研究。云南大学高志英教授反思了独龙女文面文化历史记忆重构中的主体边缘化问题。西南民族大学马林英教授从民国时期凉山民族教育入手,揭示了边缘族群(彝人)进入主流社会的进程与特点。红河学院何作庆教授探讨了红河县哈尼族口传家谱的文化特征。

  4. 民族宗教信仰。四川大学张泽洪教授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指路经》宗教内涵的揭示,探讨了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三位一体的特质。上海大学耿敬教授揭示了现代“五猖神”信仰形态的区域差异,分析了社会历史因素、区域文化传统以及民众在社会现实中的策略性选择对于民间信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西南民族大学郭建勋副教授就长江中下游流域分布较广的杨四将军信仰进行了深入研究。西南民族大学曲比阿果副研究员以美姑、喜德县城为例,对当代凉山城镇彝族毕摩、苏尼进行了现状调查。

  5. 民族文化变迁及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大学蔡华教授对目前已经形成激烈国际竞争的“申遗”现象进行了反思,揭示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概念的悖谬性。中央民族大学丁石庆教授以新疆达斡尔族亚文化建构为依托,揭示了达斡尔族在新疆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中山大学刘志扬教授以藏式甜茶馆为例,阐释了甜茶馆逐渐成为藏族民众建构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重要场所的成因。西南民族大学张建世教授以四川布拖为例,对凉山彝族银饰制作技艺再生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云南财经大学陈刚教授以云南泸沽湖景区小落水村为例,阐释了川滇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与摩梭民族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彭雪芳副研究员揭示了北美印第安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汗屋仪式——在传承土著民族文化、巩固土著社会联盟、构建民族认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另外,中央财经大学杜靖教授从历史学视野中的历史人类学与人类学视野中的历史人类学之区别入手,探讨了“历史如何来到当下”的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观。其他与会学者也分别围绕论坛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见解。论坛闭幕式上,云南大学陈庆德教授主持了会议的小组总结发言,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就论坛进行了全面总结。杨正文指出,本次论坛,是一次促进学术交流的盛会,代表着当前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西南研究新的进展。闭幕式由刘世哲主持。


(作者白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地址:成都市,邮编610064。王珏,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院长,编审。地址:成都市,邮编610041)